• 您好,欢迎来到农产网
二维码 |手机版 |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农业新闻 > 养猪汇总

猪企计划增产7000万头,50%仍待建未完工!猪周期恐将持续两年?

日期:2023-11-14 15:40:06   作者:   编号:K64850   移动端
导读: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量或冲上7.2亿头,猪周期蔓延至四季度,全行业99%以上从业者深度亏损!更令人惊讶的是——大猪企们2023年仍有

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量或冲上7.2亿头,猪周期蔓延至四季度,全行业99%以上从业者深度亏损!更令人惊讶的是——大猪企们2023年仍有7000万头的产能增长计划,其中50%处于待建未完工的状态!在大猪企的狂奔之下,猪周期恐怕比预估的还要漫长.....



猪企计划增长7000万头

2019年,中国生猪产业迎来了有史以来的“价格高峰”,这虽然让许多养猪人大赚一笔,但更膨胀了无数猪企和资本的野心,带动生猪产能爆炸式增长,并导致猪价经历两年多的低迷期,2023年养猪业几乎全员亏损,就连牧原都不能例外......


然而,猪企们的扩张计划并未止步2023年。


据布瑞克·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统计,国内大规模养殖企业在2023年计划新建产能约为7000万头,目前大约有一半处于待建或者未完工状态,已经建成但未能充分利用的产能更高。



这意味着,2023年最少又有4500万头的产能已经建成,但是因为猪价原因尚未满产投入。对猪企了解的朋友都知道,这几乎是每家大猪企的常态,全产业空置产能非常多!


例如——


牧原10月份透露,公司已建成生猪养殖产能在7900万头/年左右。


温氏11月3日也表示,公司现有猪场竣工产能约4600万头/年。


新希望早在2022年就表示,已有产能约为年出栏3500万头


......


然而我们知道,牧原2023年出栏目标为6500万头-7100万头,温氏今年出栏目标2600万头,新希望出栏目标1850万头;也就是说他们最少分别还有800万头、2000万头、1650万头的增长空间,共计4450万头!


在这一基础下,即便猪企们不会在短期内满产(或接近满产),但只要公司能正常运行下去,逐步接近满产将会是大概率事件,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头均成本才能明显下降。三大猪企中为何只有牧原的成本最低,闲置产能少是一个重要原因!


回顾以往,几乎在所有上市猪企对外公布的“成本高的原因、降本的方法”中,都有提到“闲置产能高,导致分摊成本高,未来随着产能利用率上升,将有效降低头均成本”。


对于大猪企,除非走到像正邦那样“山穷水尽”的局面,不然产能利用率一定是要逐步上升。因此,大猪企们2023年规划新建的7000万头产能,代表着对未来供应市场的饱和式冲击。



基于这样的行业趋势,也难怪秦英林董事长会说出那句——养猪业已处于质量提升的低利润期,第三阶段是价值创造的微利期。


由此可见,养猪业的竞争正在升维,已经由过去的“以量取胜”迅速变为“以质取胜”,未来还会升级成“以价值取胜”。


牧原、温氏、新希望竞争升维

早在今年5月16日,秦英林董事长就明确表示:公司根据现金流情况合理规划发展速度,牧原已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!


而在媒体开放日上,牧原CFO高曈再次表示:在牧原内部,大家更多提的是如何让每头猪的成本更低,激发每头猪的生长潜能。公司未来更大的成长性来自于每头猪的生产潜能。


笔者也在多次与牧原的交流中获知,他们的增量计划于2023年基本达成,未来更多是往提升养殖质量、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发展。这一点不仅反映在他们智能化设备的升级迭代中,也体现在他们“共创制”的推广试点中。



此外,温氏也同样如此,他们在投资者交流中明确提到:公司未来以稳健经营和发展为主,首要工作为做好基础管理工作,加强非瘟疫病防控,努力提升生产成绩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。


因此,温氏还明确表示:在种猪场实现满产前,不会大幅新增种猪场固定资产投资,现阶段主要工作是增加育肥端饲养能力,降低整体养殖成本。


值得重视的是,温氏还提到了他们对于规模猪企竞争的认知——养猪企业间的竞争,已变成了“资本”和“成本”这两个本的竞争。



更直接的是新希望,新希望自2022年年底至今,已经将川渝地区的近20个猪场项目转让,回笼资金超20多亿元。新希望高管也在多次表示,要持续稳定降低成本。


有趣的是,在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,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——为降低“猪周期”波动,相关部门应该对新建的大型猪场实行准入制度,对能繁母猪去产能采取目标责任制,企业要和养殖户共同努力,把产能拉回到适度的范围。


我想,刘永好的建议也是很多养猪人的希望,一是要从政策层面限制新建产能的增长,二是对“去产能”也要明确责任到单位,三是呼吁企业和养殖户一起去产能。


但这三点恐怕都难以实现,一是国家大方针仍在鼓励养殖业“提质增效”,用先进产能代替落后产能;二是市场经济下不可能强行要求企业去产能,三是各大猪企都“心口不一”,嘴上说着去产能,实际上却都在增产!


否则,2023年大猪企新建7000万头的规划从何而来?



要知道,2023年已经走到尾声,能繁母猪存栏也仅从4367万头减少至4240万头,仅减少127万头!但全国至少还要减少140万头,母猪存栏才算回到了正常水准线!


如果按这个去产能的速度推算,这一轮猪周期恐要持续两年之久!正因如此,我们才看到牧原、温氏、新希望都在大力的“升维竞争”,我们不要看大猪企们说什么,而要看他们做什么!市场的竞争依旧残酷,唯有自强才能生存!

 

免责声明: 凡注明来源农产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 
 
相关资讯
 
图片展示
更多»最新资讯
更多»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

Copvright 2015 农产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农产网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1893号